|
班主任比武-白凤龙-教育力量的源泉教育力量的源泉 ——心理与健康,尊重与原则,鼓励与肯定 葛沽第三中学 白凤龙 心理学家马斯洛曾把“尊重的需要”作为人的最基本的需要之一。他指出:自尊需要一旦受挫,就将使人产生自卑、较弱、无能的感受,使人失去信心,无所作为。只有自尊需要得到满足,才能产生最旺盛的创造力,实现自我,获得成功。因此我在教育实践中,尝试着充分尊重“差生”的自尊需要,肯定他们的优势,赞赏他们的成绩。收到了初步的成效。 我班有个学生叫杨某,杨某是我班男生中最为调皮,令人头痛的学生。他虽然头脑灵活,但自控能力差,上课随便插嘴、讲废话,作业经常少做或不做,还有说谎的坏习惯。开学初几乎每天受到老师的批评指责,但不奏效。我及时和他的家长取得了联系,通过交流了解到,朴某的家庭环境比较特殊。他的父母在水产市场做生意平时很少回家,每天都很忙碌,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辅导和关爱孩子。从她母亲的谈话中了解到,他从小调皮好动,经常说谎,还喜欢动拿别人的东西,“唉!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语气中略带无奈也许她有她的难处吧?我并没有多问。我及时和他的父亲取得了联系,他的父亲当时正在河北,通过电话的交流,我得到了家长的信任和支持。他的父亲把孩子全全交给我,让我教育帮助。 “白老师,我交一个学生给你教育,这个学生我实在没办法了。”我抬头一看,是教语文的王老师一边走进办公室一边叫我。我连忙招呼她坐下并问道:“谁又在给你惹麻烦了?”王老师气呼呼地说:“还会有谁?还不是大名鼎鼎的杨某。”“您不要着急和我说说”我说道。“他在课上肆无忌惮随便说话,逗玩不认真听讲,要么不来上语文课与校外闲暇人员来往密切学习受到严重影响”我仔细地听完王老师反映的情况后,问道:“杨同学平时的表现如何?”王老师叹息地说:“他是一个头脑很聪明的孩子,而且语文科特别好,作文写得好,普通话也讲得标准。但就是管不住自己,经常擅自外出,与社会青年来往密切,而且屡教不改,我们班上几乎没有同学跟他交往,他已经是赫赫有名的‘问题生’了。在他面前我这个老师已经是‘黔炉技穷’,真的没办法了”。听了王老师这番话,心想:看来考验我这个班主任的时候已经到来。 我请王老师把杨某叫来,他来了,气鼓鼓的,好象我欠他债似的。我本来想好好地训他一顿的,看他这傲慢无礼的样子,我心里想用“硬碰硬”的办法看来是不行了。于是,我决定用“软办法”。我首先拿凳子给他坐下,他坐下后却把头偏向了另一边。“听你们老师说,你的作文写得不错,下周学校准备进行作文比赛,你准备一下,好吗?”我故意装着若无其事,另扯其它话题。他是准备“洗耳恭听”我的训话的,却听我这么说,顿时放松了戒备,情绪稍有转变。于是,我继续谈了一些其它话题。他见我没有批评他,也没有提到他的违纪问题,情绪逐渐改变。“你的几个科任老师都跟我说你的基础较好,如果你努力学习,一定有前途。你有没有觉得哪些学科难学的?”“我物理和化学不好。”他这时终于开了“金口”。我迅速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进一步“发起进攻”,并逐渐“言归正传”,把话题转向了他的违纪问题,告诉他如果不改正这样下去的危害,以及学习对未来的重要性,并告诉他一个人有了错误不要紧,重要的是要能够认识到错误的危险,从而改正错误。一个人有了错误,改正以后一样是好孩子。最后我还告诉他,我想跟他交朋友,一直关注他到毕业,希望他不要辜负我的期望,一定要改正错误,努力学习,今后遇到什么问题可随时与我联系。杨同学听了我的这番话,态度好些了,带着怀疑的眼光答应与我合作。 事后,我不时向王老师了解杨某的情况,平时见到他,也主动对他表示关心。这样,杨同学的违纪现象渐渐少了,学习也逐渐认真。他的进步,使我看到了希望,我决定进一步做好他的教育工作。 一年一度的学校春季运动会到了,学校动员各班积极报名参加比赛,我根据杨同学的特长以及教育的需要推荐他积极报名并代表全校运动员发言宣誓,并在他比赛开始前对他给予一定的鼓励,比赛那天,他的表现近乎完美成为场上的中心,表情很自信。比赛结束后,他主动地找到我表示感谢,还兴奋地与我交流比赛活动的体会和今后的想法,他的集体意识更强了。利用这个大好时机,我对他这次比赛的表现和平时各方面进步给予了高度赞扬,并肯定了他设想,希望他今后有更大的发展。 就这样,在我的关心、教育以及全体科任老师的协助下,毕业时杨同学完全改变了,毕业后还考上了一直向往的市级体育院校。这件事,不知不觉就已经过去一年了,但它却一直深藏在我的脑海中,因为它涉及到我们中学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心理健康,尊重鼓励与肯定教育。 尊重每一位学生,“以人为本”,是对每一位教师的基本要求。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本人认为,“治病得方用良药”,在教育和帮助这类违纪学生时,教师一定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讲究艺术,以情动人, 这样老师才会产生热爱之情。心理学家认为“爱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动之于情,晓之于理”:用师爱去温暖他,用情去感化他,用理去说服他,从而促使他主动地改正错误。 总之,通向孩子心灵之路的并不是肥沃的田野。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要获得丰收,需要辛勤耕耘,加强田间管理,更需要温暖的阳光、对后进生,我们更要倾注爱心,以尊重、赏识唤起他们的进取心,以真诚、宽容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努力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引导他们力争上游、健康成长。只要我们从热爱学生的真诚愿望出发,动之以情,深于父母,晓之以理,细如雨丝,一定能更好地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愿:我们携起手来乘赏识之风,捧起热爱之情,使每一位后进生都能沐浴在师长的关爱之中,共同把后进生转化成为先进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