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具体内容习惯养成主要包含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两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提出十项要求,简称“习惯养成双十条”,具体内容如下: 1、学会倾听的习惯:①上课不做小动作,不玩玩具及学习用品,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②认真倾听其他同学发言,分析他们的发言是否正确,有没有需要补充的。③要倾听老师讲解,并按要求认真练习。 2、善于思考的习惯:①上课专心听讲,认真思考,积极发言。②善于发现,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对不懂的问题要主动向教师请教。③课前预习知识,不明白的问题提前做好标记。 3、敢于提问的习惯:①勤于思考,敢于质疑,与人交流,不怕说错。②发言时,站得直,口齿清,讲普通话,声音要洪亮。 4、与人合作的习惯:①主动和同学、老师合作,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共同解决问题。②与同学交流时,要尊重别人的意见和观点。 5、自主读书的习惯:①养成边读边想、圈点勾画、写读书笔记的良好习惯,注重知识的积累。②乐于读书,愿意和书交朋友,养成阅读的好习惯。③不阅读不健康书籍,不看不健康光盘,不浏览不健康网站。④爱护书籍,不在公用书籍上乱写乱画。 6、认真书写的习惯:①读写姿势端正,会正确执笔,做到“三个一”——眼离书本一尺,胸离桌子一拳,执笔处离笔尖一寸。②书写端正大方,保持卷面洁净,不乱用涂改液和修正纸。文字和符号都要规范,格式要美观。 7、自评互评的习惯:在学习过程中,逐渐让自己成为评价的主体,学会激励性的评价,既会评价自己,又会评价别人。 8、搜集资料的习惯:①能利用查阅图书、上网浏览、实地考察、走访调查等渠道主动搜集与学习相关的材料,拓宽自己的知识面。②对搜集的各种资料能进行分析、归类、整合。 9、动手操作的习惯:学生能独立完成教科书上所要求的各类操作实验,操作步骤正确。 10、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①能复习巩固当天所学的知识,认真完成并细心检查作业。②注意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自己的各种能力。 11、举止文明的习惯:①热爱祖国,升国旗奏国歌时自觉肃立。②见到老师、客人主动问好。③自觉使用“请”、“您好”“谢谢”、“对不起”、“再见”等礼貌用语。④在接受别人的帮助时,要微笑着向别人致谢。⑤向别人请教,态度要诚恳。⑥不打架,不骂人,公共场所不喧哗。⑦不给同学起绰号,不歧视身体有残疾的同学。当同学答错问题时,不起哄、不嘲笑。⑧集合做到“快、静、齐”,观看比赛文明喝采。 12、诚实守信的习惯:①诚实守信,说了就要努力去做。②答应的事确实难完成的,应向对方说明原由,用诚挚的态度向对方表示歉意。③借了别人的东西要按期归还,说话要算话。 13、尊重他人的习惯:①耐心听他人说话,不随便打断他人说话。②用心听对方说话,不要一边听一边考虑自己的事。③听到别人的批评时,不要激动,平静地听他把话说完。④不打扰别人的学习、休息、工作和生活,一旦妨碍了他人要及时道歉。⑤未经允许,别人的东西不乱动。⑥学会保护自己的隐私,自己的家庭情况不能随便告诉别人。 14、守时惜时的习惯:①晚上按时睡觉,早上按时起床。②放学后按时回家,不在路上溜达玩耍。上学时按时到校,不在校外逗留。③做事有计划,不盲目、不拖沓。 15、懂得感恩的习惯:①听从父母、老师的教诲,不顶撞父母、老师。②体会父母、长辈的艰辛,主动给老人洗脚、捶背、夹菜等。③主动替父母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④孝敬父母,以上佳的表现、优异的成绩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⑤尊重他人的劳动。 16、勤俭节约的习惯:①爱惜学习用品,不在课本上乱写乱划,不随便撕扯作业本。②不随便向家长要钱,不乱花钱买零食、玩具等。③珍惜粮食,不挑食,不浪费饭菜。④节约用电、用水,做到人走灯灭,水龙头用后关好。⑤对自己、他人、集体的财物要爱护,轻开、关门窗,轻拿、轻放物品。不在桌子上凳子上乱写乱划乱贴。 17、遵守秩序的习惯:①上下楼梯,轻声慢步,靠右边行。②不乱穿马路,不在马路上追跑打闹。过路口,注意避让车辆。③购物、打饭、出校门时自觉排队,不加塞。集合、集会、做操时按指定位置迅疾到位,遵守纪律,不大声喧哗。④爱护学校、公园花草树木和公共设施,不乱踩绿地,不随手折花枝,不乱涂乱划。 18、勤于动手的习惯:①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整理书包、收拾房间、叠被褥,自己洗衣物。②利人利已,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 19、锻炼身体的习惯:①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和课内外文娱、体育、科技活动,上好“两操两课”。②学习运动常识,做好自我保护。③在运动中要听从指导教师的安排,在活动中不做带有危险性的动作,不参加危险性较大的活动。 20、讲究卫生的习惯:①勤洗澡洗头,勤剪指甲,勤换衣服,睡前刷牙、洗脸,指甲内无污垢,身体无异味。②饭前便后洗手。③爱护环境,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杂物。见到废纸等垃圾物要主动捡起放到果皮箱里。④不在墙壁上乱写、乱画、乱贴、乱挂。⑤不吃变质、过期食物,不喝生水。
|